您好,欢迎访问泰州市远洋不锈钢管业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 语言:
主营不锈钢盘管、多芯管、电伴保温管等

咨询热线

0523-88616295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深远海渔业养殖前景广渔业装备企业迎“利好”?
发布:tzyuanyang 浏览:4384次

市场前景长期看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研究员朱英富表示,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是集渔业养殖技术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建造技术于一体、跨领域、跨行业融合的新型装备。这种装备涉及海洋学、生物学、海洋工程、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可将复杂的养殖控制过程变成智能化管理。
    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包括养殖平台、保障平台和养殖辅助工作船。其中,养殖平台是最关键的部分,涉及渔网系统、鱼饲料处理系统、死鱼处理系统、活鱼捕捞输送系统、鱼群状态实时监控系统、海洋环境监测与调节系统、营养均衡系统、集成自动化控制系统等设备。保障平台主要用于飞机起降、海上生活居住、船舶靠泊维修、能源储存补给、海上搜救、旅游观光等。养殖辅助工作船则包括平台供应船、活鱼运输船、深远海渔业加工船等。
    深远海渔业新型装备的市场前景如何?从国际市场看,在北欧、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南美等渔业繁荣国家和地区,大型养殖公司传统的养殖方式已遭遇瓶颈,利用新技术、新装备大幅提升养殖水平的需求日益迫切。
    目前,相关国家都在努力抢占高端渔业养殖装备市场的制高点。例如,挪威作为世界先进海上养殖技术的代表,已形成了现代高端渔业养殖装备的技术领先优势,并通过在全球相应海域国家申请专利,牢牢控制了市场。
    “武船集团这次交运的新型装备,在挪威渔业市场至少需要100台套,在北欧及北美海域共需要500台套,合计约300亿美元。”朱英富认为,国外市场虽然前景看好,但我国市场的需求更加可观。我国仅在南海发展深远海智能化渔业的潜在市场规模就超过上述国家和地区的总和。如果再将新型渔业养殖装备在沿海省份推广,其市场将不可限量。

国内应用存在多重障碍

    朱英富认为,虽然市场广阔,但新型装备在国内的应用存在很多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从设计建造能力来看,全球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领域基本形成了“挪威设计+欧洲关键配套+中国总装制造”的产业格局。我国相关研发设计工作刚刚起步,本土化配套能力严重不足,核心装备和系统主要依赖进口。
    其次,从海上养殖水平来看,挪威等国家的渔业形成了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工业化的流程体系。我国在渔业养殖领域还停留在传统而落后的小规模个体作坊阶段,整个产业链效率低下。个体经济体量有限,没有足够的资金完成养殖生产模式的升级换代。
    再次,我国深远海渔业养殖需要考虑离岸较远、水深较浅、台风破坏、海生物多、高温腐蚀、鱼种多样等因素,其装备技术需求与其他国家存在很大差异。例如,挪威特隆赫姆峡湾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浪高不超过5米,气温介于零下10摄氏度至20摄氏度之间,水深在100~300米之间,主要养殖经济价值很高的三文鱼。而中国南海热带台风较多,部分海域浪高可达10米,气温一般不低于20摄氏度,养殖水域水深不超过100米,主要鱼种为金鲳鱼、金枪鱼、军曹鱼、石斑鱼等。

多方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为挖掘国内市场,我国相关船企联合渔业科研院所,对我国深远海渔业养殖需求和装备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这种紧密合作,相关船企已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比如,优化装备型式,采用多点锚泊定位,灵活选用不同的功能配置方案,达到充分发挥高技术设备效能、降低建造和使用成本的目的等。这将为我国推广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实现国产化奠定基础。
    此外,积极发展能源供应装备,是大规模发展深远海渔业养殖的前提条件。朱英富介绍,相关院所正在研制海洋核动力平台,将其用于深远海渔业养殖,以形成稳定、可靠的能源、淡水保障。据悉,目前,在渔业辅助船舶方面,我国相关院所依靠在渔业装备技术方面雄厚的技术基础和工程设计经验,正在进行14000立方米冷藏运输船、活鱼运输船、大型饲料加工运输船的研发工作。
    朱英富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应加大支持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研发的力度,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使船企尽快形成自主设计能力;从政府层面推动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工程示范应用,尽快形成产业化能力;集合国内渔业养殖、养殖装备、金融等企业的优势资源,共同推进深远海养殖全产业链协同发展。